|
登廣陵棲靈寺塔 / 作者:高適 |
淮南富登臨,茲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憑虛納天籟。
迥然碧海西,獨立飛鳥外。
始知高興盡,適與賞心會。
連山黯吳門,喬木吞楚塞。
城池滿窗下,物象歸掌內。
遠思駐江帆,暮時結春靄。
軒車疑蠢動,造化資大塊。
何必了無身,然后知所退。
|
|
登廣陵棲靈寺塔解釋: 《登廣陵棲靈寺塔》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詩人描繪了自己登上廣陵棲靈寺塔的場景和心情。
詩中描述了詩人置身于廣陵富饒的土地上,登上寺塔,俯瞰四周,觸摸天空,感受到了一種登臨高處的興奮和喜悅。將目光投向遠方,遠離了紛擾的塵世,仿佛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碧海之上。詩人感嘆這種歡樂的體驗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只有親自登上高處才能領悟。
詩中還描繪了廣陵地區的山脈蒼黯遙遠,喬木聳立,猶如吞噬著楚地的邊塞。城池和各種物象都在窗下,仿佛掌握在手中。詩人的思緒停留在遠方的江帆上,暮色中映出了春天的氣息。在這種感受中,詩人產生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認識到人生生命的輪回和造化的偉大。
最后,詩人通過對造化和個人經歷的思考得出了一個結論:何必僅僅追求世俗的身外物質,只有徹悟人生的意義,才能真正了解到退隱人世的價值所在。
這首詩以形象細膩的詞句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內心深處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詩情景交融,充滿了哲理和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