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群公秋登琴臺 / 作者:高適 |
古跡使人感,琴臺空寂寥。
靜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
臨眺自茲始,群賢久相邀。
德與形神高,孰知天地遙。
四時何倏忽,六月鳴秋蜩。
萬象歸白帝,平川橫赤霄。
猶是對夏伏,幾時有涼飆。
燕雀滿檐楹,鴻鵠摶扶搖。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漁樵。
兀然還復(fù)醉,尚握尊中瓢。
|
|
同群公秋登琴臺解釋: 《同群公秋登琴臺》是唐代文人高適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登上琴臺的場景,以及作者內(nèi)心深處對歷史文化的敬畏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嘆。
譯文如下:
古跡使人感,琴臺空寂寥。
感嘆這古跡之偉大,琴臺之空曠。
靜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
思考著過去的風(fēng)塵,山上的歷史像是昨日。
臨眺自茲始,群賢久相邀。
從此開始觀望,群賢相聚已久。
德與形神高,孰知天地遙。
品德和氣質(zhì)高尚,誰可知天地之遙遠(yuǎn)。
四時何倏忽,六月鳴秋蜩。
四季如此短暫,六月里有秋天的蜩鳴。
萬象歸白帝,平川橫赤霄。
一切事物歸于白帝,平原橫跨紅霞。
猶是對夏伏,幾時有涼飆。
還有夏天的酷熱,何時才會有涼風(fēng)吹來。
燕雀滿檐楹,鴻鵠摶扶搖。
燕雀在屋檐上飛啊飛,大鵬鳥在高空翱翔。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漁樵。
萬物各自有所追求,我卻悠然自得。
兀然還復(fù)醉,尚握尊中瓢。
我仍然陶醉其中,手握酒杯暢飲不愿離去。
這首詩以琴臺為背景,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的交織,表達(dá)了作者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詩中描繪的琴臺空曠靜寂,引發(fā)了作者對過去歷史的思考與回顧。他感嘆人生短暫,四季易逝,同時也抒發(fā)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自身心境的平靜和滿足。整首詩以古跡、自然景色為線索,通過描寫寂靜的琴臺和流轉(zhuǎn)的時光,傳達(dá)出作者對生命和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達(d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