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西山(并敘) / 作者:蘇軾 |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従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歸來解劍亭前路,蒼崖半入云濤堆。
浪翁醉處今尚在,石臼杯飲無樽罍。
爾來古意誰復嗣,公有妙語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鑾開。
豈知白首同夜直,臥看椽燭高花摧。
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
|
武昌西山(并敘)解釋: 嘉佑年間,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人求為武昌令,常到寒溪西山,山里人到現在能說的。
蘇軾被貶到黃岡,與武昌相望,也常常來溪山之間。
元佑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請求會在玉堂,偶爾話舊事。
圣人求曾作《元次山洼樽銘文刻的巖石,就為這首詩,請陛下要求同賦,應當留給當地人,使刻的銘文側。
春江泛起上漲葡萄醅,武昌官柳知道誰栽。
回憶跟樊口年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花。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側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提起衣服獨自到吳王臺。
中原北望在哪里,只見落日低黃色塵埃。
回家來解下佩劍亭前面的道路,蒼崖半入云濤堆。
浪翁醉處現在還在,石臼杯喝沒有酒杯。
你來古意誰又繼承,你有妙對留山限。
至今好事被草叢荊棘,常常擔心野火燒青苔。
當時看不見,玉堂正對著金鑾開。
怎么知道白首同夜間值班,躺在床上看椽燭高花摧毀。
江邊曉夢忽然驚斷,銅環玉鎖響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恨,江湖水生鴻雁來。
請您寫了一首詩寄給父親老,去和萬壑松風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