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 作者:高適 |
憶昨相逢論久要,顧君哂我輕常調(diào)。
羈旅雖同白社游,詩書已作青云料。
蹇質(zhì)蹉跎竟不成,年過四十尚躬耕。
長歌達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征求盡。
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釣竿不復見,縣人邑吏來相邀。
遠路鳴蟬秋興發(fā),華堂美酒離憂銷。
不知何日更攜手,應念茲晨去折腰。
|
|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解釋: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是唐代詩人高適所作的一首詩。詩意為憶起與鄭三、韋九等友人的相逢,感嘆時光匆忙,自己雖然貧寒,但仍堅持耕種。高適有幸生活在一個明朗和繁榮的時代,處處都有機會追求自己的志向。他得以放棄漁樵的生活,致力于為圣朝作出貢獻。他悠然自得地觀察著那些達到了他想要達到的目標的前人,心懷感激。高適最后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盼。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還記得長時間的論辯和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你對我輕蔑地笑,以為我只會玩樂。
我們一起離開白社,去游覽旅行,
而我則已經(jīng)成為一名文人,寫作求仙飛升。
我年齡漸長,卻沒有取得什么進展,
四十歲了還在務農(nóng)耕種。
對于那些成功的人,我的唱歌祝福,已經(jīng)成為往事,
笑聲后世傳世的名字悄然逝去。
我很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光明的時代,
我攀登高山越過大澤,盡情追尋我的夢想。
現(xiàn)在我也得以辭別漁樵的生活,
穿上青袍,奉獻給圣朝。
我不再看到耕牛和釣竿,
縣人和邑吏來邀請我。
遠離家鄉(xiāng)的路上,蟬和秋天一同鳴叫,
在華堂上我享用美酒,舒解著憂愁。
不知道何時我們還能再次攜手,
希望各位能記得我的此刻,黎明時分我離開微躬。
這首詩表達了對過去友情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高適回憶起與鄭三、韋九等朋友時的歡樂和討論,感嘆時光如梭,自己雖然過得貧苦,但仍然堅持農(nóng)耕的生活。他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和機會的時代,他可以追求自己的志向,放棄漁樵的生活,穿上青袍奉獻給圣朝。他觀察著那些取得成功的前人,滿懷敬意和感激。最后,他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希望未來能再次相聚。整首詩抒發(fā)了對友情和人生的感慨,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