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 / 作者:皇甫冉 |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遠。
淮海思無窮,悠揚煙景中。
幸將仙子去,復與故人同。
高枕隨流水,輕帆任遠風。
鐘聲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別高臺上,裴回共惆悵。
懸知白日斜,定是猶相望。
|
|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解釋: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感嘆和對友誼的珍惜之情。
該詩以春天臨近黃昏的時刻為背景,描述了朝朝春事將逝,泛泛行舟遠離的情景。作者在船上徜徉于悠揚的煙景之中,思緒被淮海無限的廣袤所吸引。幸運的是,作者有幸與仙子一同離去,與故友一同同行。
詩人躺在高枕之上,任由流水悠悠而去,任由輕帆風帶遠離。此時,遠處野寺的鐘聲顯得清晰而孤寂,故城的草色已無痕跡。在送別的高臺上,裴回與趙員外感到相互的惆悵。雖然白日斜照,但他們仍然相互望著對方。
這首詩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珍貴時刻的思念和惋惜之情。作者用悠遠的煙景、流水和輕帆的情景,以及淡淡的憂愁色彩,詩意中融入了對離別和時光的感知,使得整個詩意顯得深遠而悠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