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張二仲彝 / 作者:皇甫冉 |
吳洲見芳草,楚客動歸心。
屈宋鄉山古,荊衡煙雨深。
艱難十載別,羈旅四愁侵。
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發,當為乏黃金。
江海時相見,唯聞梁甫吟。
|
|
酬張二仲彝解釋: 譯文:
回復張二仲彝君
吳洲的芳草引誘著我,楚地的客人心動歸去。
懷念屈原和宋玉的故鄉,荊州和衡山的雨霧蒙蒙。
艱難地分離已有十年之久,漂泊的滋味侵蝕了四舍五入。
月亮照射著沅水,湘江的云霧籠罩著桂林。
我已經看到了白發壽命的跡象,也許會貧困到無錢可用。
等到江海相會的時候,只能聽見梁甫吟唱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是皇甫冉作于唐代,是一首酬答張仲彝的詩作。詩人通過吳洲的芳草和楚地的客人的動心歸去,表達了對故鄉和漂泊生活的思念。詩中提到了屈原、宋玉兩位古人的故鄉,并以荊州和衡山的雨霧深沉來形容故鄉的景象。詩人又描述了自己十年的艱難生活和貧困的前景,暗示了自己老去的跡象。整首詩以思鄉、漂泊、貧困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家鄉的深深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吳洲的芳草和楚地的客人的動心歸去,再到屈原、宋玉的故鄉以及荊州和衡山的雨霧,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在后半部分,詩人則表達了年老和貧困的跡象,展示了自己艱難生活的真實。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將詩人對故鄉和漂泊生活的思念和困頓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個人遭遇,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