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鄭州挽詞(克臣) / 作者:蘇軾 |
羨君華發起琳宮,右輔初還鼓角雄。
千里農桑歌子產,一時冠蓋慕蕭嵩。
那知聚散舂糧外,便有悲歡過隙中。
京兆同僚幾人在,猶思對案筆生風。
(予為開封幕,與子難同廳。
)
|
|
王鄭州挽詞(克臣)解釋:
《王鄭州挽詞(克臣)》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羨君華發起琳宮,
我羨慕你華麗的儀容在宮殿中展現,
右輔初還鼓角雄。
你曾經是皇帝的親信重臣,曾經奏響雄壯的鼓角。
千里農桑歌子產,
千里之內農田豐收,農民歌唱著子孫滿堂,
一時冠蓋慕蕭嵩。
你的聲名在一時之間超越了蕭嵩,成為了眾人追逐的對象。
那知聚散舂糧外,
誰能知道在聚散之間,你為了國家的糧食努力工作,
便有悲歡過隙中。
便有了悲傷和歡樂在短暫的時光中交替。
京兆同僚幾人在,
在京兆府的同僚中,有幾個人還留在這里,
猶思對案筆生風。
他們依然懷念著你在案頭寫字時的才氣風華。(我是開封幕府的官員,和你無法共處一室。)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王鄭州的思念和贊美之情。他羨慕王鄭州的儀表和權勢,在描繪王鄭州的輝煌時,蘇軾以華麗的詞藻將其形容為宮殿中的華發。王鄭州曾是皇帝的重要輔臣,曾奏響雄壯的鼓角,展現其雄才大略。
蘇軾接著描述了王鄭州作為官員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情景。王鄭州為國家的農桑事業付出了千里之外的努力,帶來了豐收,農民們歡歌笑語,子孫滿堂。然而,這一切的付出和努力在聚散之間往往被人忽略,而只有王鄭州自己明白其中的辛酸和喜悅。
最后,蘇軾提到京兆府的同僚們,雖然有幾個人還留在那里,但他們依然懷念著王鄭州的才華和風采。然而,因為一些原因,蘇軾無法與王鄭州共同工作,只能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王鄭州的描繪和贊美,展示了蘇軾對他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官場中的聚散離合和官員們的得失榮辱。整體上,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蘇軾對王鄭州的欽佩,也透露出對官場生活的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