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南史(效何記室體) / 作者:皇甫冉 |
馬卿工詞賦,位下年將暮。
謝客愛云山,家貧身不閑。
風波杳未極,幾處逢相識。
富貴人皆變,誰能念貧賤。
岸有經霜草,林有故年枝。
俱應待春色,獨使客心悲。
|
|
送張南史(效何記室體)解釋: 《送張南史(效何記室體)》是一首唐代詩,作者是皇甫冉。此詩表達了對好友張南史的送別之情,描繪了張南史的境遇和作者對其的祝福。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馬卿是作詞賦的能手,只是年紀漸長。感謝來訪的客人熱愛云山,我家貧窮,身上又沒有閑錢。事業成功與否如風浪,未見盡頭,偶爾相逢亦是有幾人。財富與地位人們都會變,但誰會記得我這窮苦之人。河岸上長著經受了霜凍的草,樹林里有許多已老去的年枝。他們都在等待春天的到來,只有我的客人的心情是悲涼的。
這首詩以朋友張南史為送行對象,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張南史是一個擅長作詞賦的官員,但年紀已經漸長,事業未能如愿發展。然而,他倍受客人的歡迎,因為他熱愛云山,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心靈的寄托。
作者皇甫冉自稱家境貧寒,身上沒有閑錢,由此可見他對張南史的感情深厚。他深知人生的起伏和命運的變幻,富貴與貧窮都是經歷,但是真正能記得和珍惜的只有那些相濡以沫、真心朋友。
詩中還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使用了河岸上經受了霜凍的草和樹林中的老年枝,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變遷。它們都在等待春天的到來,只有作者心中的客人仍然感到悲涼。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詩意上加深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之,這首詩以深情款款的詞藻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理解。通過形象描寫自然景物,與藝術手法相結合,詩中透露出對友誼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使詩歌更具感染力和共鳴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