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是出自《蘇軾》創作的“感舊詩(并引)”,總共“20”句,當前“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是出自第1句。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解釋: 這句話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嘉祐中制策并引》,是其在參加科舉考試,同時在懷遠驛寓居時的一段自述。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意味著在公元1054年的科舉考試中,蘇軾和他的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策論部分的考試。 "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這句是對自己和弟弟當時的年齡以及居住地的描述。當時蘇軾26歲,而他的弟弟蘇轍只有23歲。 創作背景:這段文字記錄了蘇軾在科舉考試中,以及生活中的點滴和個人成長經歷。 評價:這句話富有歷史感,生動展現了蘇軾早年的才學和家庭親情。它不僅是對個人生活的記述,更是對那段特殊時期文化風貌的再現。
查看完整“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