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舊詩(并引) / 作者:蘇軾 |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嘗作詩以記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發,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徑上潼江章。
想見冰槃中,石密與柿霜。
(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
|
|
感舊詩(并引)解釋: 嘉佑年間,我和兒子從同整個控制策略,居住在懷遠驛,當時二十六歲,而子由二十三罷了。
一天,秋風起,下起了雨,半夜里自由自在地,開始有感慨離合的意思。
從此宦游歷四方,不見的有七八。
每當夏秋之交,風雨大作,木落草衰,總是有這種感觸凄涼,這是三十年了。
元豐年間,貶謫在黃岡,而子由也被貶為箔州,他曾經寫了一首詩來記錄這件事。
元佑六年,我從杭州召回,寄居在你從東府,幾個月后又外任領你陰,當時我年五十六歲了,于是作詩,留下另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輪在枕中,客人夢怎么能長。
新秋入梧桐葉子,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愧月影,惆悵了感開始涼。筮仕記懷遠,貶謫在考慮黃岡。
一去三十年,這個想法從未忘記。
敲門叫阿同,(子由,一個字同叔。
)怎么睡覺已經太康。
青山映華發,回家的計劃三個月的糧食。
我想從你陰,經上潼江章。
想見冰盤里,石秘密與柿子霜。
(我想請東川而歸,這兩樣東西都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慮已再次嘗。
報效國家什么時候結束,我的心已經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