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二 / 作者:李白 |
客來花雨際。
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錦。
疏楊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
童子獻霜梨。
惜去愛佳景。
煙蘿欲暝時。
|
|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二解釋: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二》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來花雨際。
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錦。
疏楊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
童子獻霜梨。
惜去愛佳景。
煙蘿欲暝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白與同族侄子黯游昌禪師一起游覽山池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花雨、秋水、片石、疏楊、高僧、童子等景物和人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山水之美和人物之情。首句“客來花雨際”,描繪了客人在花雨中的到來,給整個情景增添了一絲浪漫和詩意。接著,“秋水落金池”,用富有質感的詞語描繪了秋水倒映在金池中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片石寒青錦,疏楊掛綠絲”通過描繪石頭和楊樹的細節,展現了山水之間的細膩之美。緊隨其后,“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梨”,描繪了高僧和童子的形象,表達了修行和孩童純真的對比,使整個情景更加豐富生動。最后兩句“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留戀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離愁。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示了李白對美景和美好時光的熱愛和珍惜之情。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的詞語和形象,以及對比的手法,使整個情景生動而深刻。這首詩既展現了詩人李白對自然美的敏感和熱愛,又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時光流轉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