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金剛三藏(一作許渾詩) / 作者:趙嘏 |
心法云無住,流沙歸復來。
錫隨山鳥動,經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禪花委苔。
惟將一童子,又欲過天臺。
|
|
贈金剛三藏(一作許渾詩)解釋: 贈金剛三藏(一作許渾詩)
心法云無住,
流沙歸復來。
錫隨山鳥動,
經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
坐禪花委苔。
惟將一童子,
又欲過天臺。
譯文:
贈送給金剛三藏(一作許渾詩)
心法飄忽無著,
如同流沙去來復歸。
錫杖隨山鳥一起飛舞,
佛經伴隨海上船只歸回。
洗凈雙足走進遮蔽寺廟的柳樹下,
坐在坐禪的花朵上,寺廟的苔蘚盈盈。
只有一個小童子,
卻又想要走過天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贈送給金剛三藏(也有一作許渾)的詩,表達了對修行者的贊賞和欣賞。
詩中的“心法云無住,流沙歸復來”描繪了修行者的心境,他們的心法變幻莫測,如同流沙無法停留,經歷了迷茫和歸復的過程。
“錫隨山鳥動,經附海船回”描述了修行者離開山洞,隨著飛鳥起舞,佛經隨著海船歸回。這里的山鳥和海船象征著修行者的行動,他們不斷地通行于不同的地方,傳播佛法。
“洗足柳遮寺,坐禪花委苔”描繪了修行者在寺廟中洗凈腳足,坐在盈盈苔蘚上的情景。這里的寺廟、柳樹和花朵都象征著寧靜和安逸,顯示了修行者對內心的寧靜和平和。
最后兩句“惟將一童子,又欲過天臺”展示了作者對修行者的贊美之情。童子象征著純真和天真,他們追求更高的層次,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修行之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贊美了修行者的心境和修行之路,表達了對純真和追求的助力。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