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滕邁郎中赴睦州 / 作者:趙嘏 |
郡齋秋盡一江橫,頻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隨新詔動,旌旗遙映故山明。
詩尋片石依依晚,帆掛孤云杳杳輕。
想到釣臺逢竹馬,只應歌詠伴猿聲。
|
|
送滕邁郎中赴睦州解釋: 《送滕邁郎中赴睦州》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郡齋秋盡一江橫,
秋天里的郡齋,在一江之上橫亙,
頻命郎官地更清。
頻繁傳令讓滕邁郎中去更清辟的地方。
星月去隨新詔動,
星月隨著新的詔令而消失,
旌旗遙映故山明。
旌旗在遠山上閃爍明亮的光芒。
詩尋片石依依晚,
我順著小路,追尋片石,漸漸傍晚,
帆掛孤云杳杳輕。
帆上掛著獨自漂浮的云朵,飄渺輕盈。
想到釣臺逢竹馬,
想起與滕邁郎中一起在釣臺上釣魚、竹馬相伴的時光,
只應歌詠伴猿聲。
只有應該寫歌詠,伴著猿猴的叫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趙嘏送別滕邁郎中去睦州時寫的。整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色為主線,通過描繪詩人自己的思緒、旌旗和云朵的形象,以及釣臺上的回憶,展示了詩人對滕邁郎中的留戀和祝福之情。
詩中的“郡齋秋盡一江橫”表達了秋天將盡的景象,這一景象象征著詩人與滕邁郎中的離別。而“頻命郎官地更清”則說明了滕邁郎中受到重用,被派往更清逸的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星月去隨新詔動,旌旗遙映故山明”,運用了星月、旌旗和故山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滕邁郎中職責使命的理解和祝福。星月去隨新詔動,意味著滕邁郎中將隨著新的詔令而去,旌旗遙映故山明,表明他將在遠離的地方繼續展示力量和魅力。
接下來的兩句“詩尋片石依依晚,帆掛孤云杳杳輕”則是描繪詩人追尋片石,漸漸夜晚到來的情景。這一情景暗示了詩人自己的思緒隨著滕邁郎中的離去而飄忽不定,追隨著孤獨的云朵。
最后兩句“想到釣臺逢竹馬,只應歌詠伴猿聲”,則回憶了詩人與滕邁郎中在釣臺上共度的美好時光。這一回憶使得詩人更加感慨,認為滕邁郎中應該以歌詠和猿聲為伴。
整首詩以唐代流行的七律形式寫成,用意象的運用和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滕邁郎中的離別之情,表達了對滕邁郎中的美好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