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昭應王明府溪亭 / 作者:趙嘏 |
靖節何須彭澤逢,菊洲松島水悠溶。
行人自折門前柳,高鳥不離溪畔峰。
曉渭度檐帆的的,晚原含雨樹重重。
軒車過盡無公事,枕上一聲長樂鐘。
|
|
題昭應王明府溪亭解釋: 《題昭應王明府溪亭》是唐代趙嘏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寧靜和平的向往之情。
詩中的“彭澤”和“菊洲松島”都是具體的地名,但這個詩的具體環境并不清楚。詩中描述了一位行人來到溪亭的景色。溪亭位于溪畔峰旁邊,高鳥在溪畔峰上飛翔。清晨,人們看到渭水帆影倒映在屋檐上;傍晚,雨后樹林還帶著雨水,在樹叢中看起來重重疊疊。詩的最后一句描述了晚上沒有受到公事的干擾,躺在床上可以聽到遙遠的長樂鐘聲。
這首詩以實景寫景的方式展示了一幅美麗寧靜的自然景象,通過準確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平與寧靜之美。詩人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自然美和瑣事煩擾之外寧靜和平生活的向往。
詩詞中文譯文:
靖節何須彭澤逢,
菊洲松島水悠溶。
行人自折門前柳,
高鳥不離溪畔峰。
曉渭度檐帆的的,
晚原含雨樹重重。
軒車過盡無公事,
枕上一聲長樂鐘。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準確而細致的描寫方式,形象地描繪了溪亭的美景。同時,通過以景入情的手法,使讀者感受到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平與寧靜之美。詩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時,也借此抒發了自己對瑣事煩擾之外寧靜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詩意境高遠,簡潔而清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