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遠 / 作者:趙嘏 |
禁鐘聲盡見棲禽,關塞迢迢故國心。
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
|
|
寄遠解釋: 《寄遠》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禁鐘聲盡見棲禽,
關塞迢迢故國心。
無限春愁莫相問,
落花流水洞房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遠離家鄉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思念之情。詩的開頭以“禁鐘聲”一詞引出寂靜的場景,描述了禁鐘聲音停止后,只能聽到棲居的鳥兒的叫聲。這種靜寂與孤寂的景象暗喻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接著,詩人描繪了遙遠的邊塞和故國的景象,用“關塞迢迢”一詞形容了國境線上的無邊無際,表達了詩人與故國相隔的遙遠距離,也隱含了對于國家的思念之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無限春愁莫相問”表達了自己的郁悶和無盡的思念之情。春愁意味著春天的季節和思鄉之情交織在一起,詩人借此來表達對于家鄉的深深思念,希望不要有人問起自己的心情。這樣的表達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孤獨。
詩的結尾兩句“落花流水洞房深”,以景物描寫暗示出詩人的孤獨和失意。落花和流水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無法挽留的事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逝的無奈。洞房深意味著離婚關,為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境,繼而對于故鄉的思戀與思念。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離鄉別井的心情,通過對于離別和孤獨的描寫,傳達了作者無盡的思鄉之情和對故國的思念。這首詩雖然簡短,但卻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讓讀者深入感受到了離鄉背井的苦楚和深情。同時,詩中抒發出的對于故鄉的思念,也與讀者產生共鳴,引發共情。這種情感的共鳴正是唐代詩詞的魅力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