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亭柳 / 作者:趙嘏 |
拂水斜煙一萬條,幾隨春色倚河橋。
不知別后誰攀折,猶自風流勝舞腰。
|
|
東亭柳解釋: 《東亭柳》是唐代趙嘏所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一幅春天的美麗景色和柳枝搖曳的姿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拂水斜煙一萬條,
Thewaterisbrushedbytheslantingsmokeliketenthousandribbons,
幾隨春色倚河橋。
HowmanytimeshaveIleanedagainsttheriverbridge,accompaniedbythespringcolors.
不知別后誰攀折,
Idonotknowwhowouldpluckthemaftermydeparture,
猶自風流勝舞腰。
Buttheystillswaygracefullyinthewind,evenmoreelegantthanadancer'swaist.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以及柳枝在輕風下的飄逸姿態。詩人用“拂水斜煙”來形容柳枝像萬條柔軟的絲帶一樣被水面輕輕拂動,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中也提到了自己倚在河橋上,欣賞這樣的景色。然而,詩人對于離開后是否會有人欣賞這樣的美景有所疑慮,但柳枝仍然毫不費力地在風中搖擺,比起舞者的腰肢更加優雅風流。
賞析:
《東亭柳》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并通過描寫柳枝的搖曳姿態,傳達了對于美麗瞬間的感悟和珍惜。整首詩以柳枝為主題,通過“拂水斜煙”、“倚河橋”等描寫手法,將柳枝的柔軟和美麗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同時,詩中也反映出詩人對于美景的思念和對于離別的憂傷。詩人的內心感受與自然景色相融合,使人們可以通過詩詞享受到詩人的感慨和對美的表達。整體上,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以簡潔而巧妙的語言,展現出詩人的情感和對于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