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藍關 / 作者:趙嘏 |
微煙已辨秦中樹,遠夢更依江上臺。
看落晚花還悵望,鯉魚時節入關來。
|
|
入藍關解釋: 《入藍關》是唐代詩人趙嘏所作的一首詩詞。它通過描寫景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鄉愁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微煙已辨秦中樹,遠夢更依江上臺。
看落晚花還悵望,鯉魚時節入關來。
詩中的“微煙已辨秦中樹”,意味著微弱的煙霧已經讓人能夠辨認出秦地的樹木。這句詩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可能是在行進的船只上望向岸邊。詩人使用了“微煙”一詞,強調了景色的朦朧和幽靜。
接下來的一句“遠夢更依江上臺”,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追溯記憶,仿佛看到夢中的景色,而這景色又與江邊的高臺相連。這句詩巧妙地混合了現實與夢境,虛與實的邊界變得模糊。
緊接著的兩句“看落晚花還悵望,鯉魚時節入關來”是整首詩中最具情感的部分。詩人在看到落日中的花兒時感到悵望,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而“鯉魚時節入關來”則是說到了鯉魚的遷徙。這里的“關”指的是藍關,也象征著故鄉。詩中的“鯉魚”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歸宿,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傳遞了對年華逝去的感慨。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人物心情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故鄉鄉愁的深切感受。詩人借助自然景物與生活中的細節,向讀者展現出他內心深處的感觸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暗示和聯想的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給讀者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