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十一贈栗岡硯 / 作者:李白 |
殷侯三玄士,贈我栗岡硯。
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
天寒水不凍,日用心不倦。
攜此臨墨池,還如對君面。
|
|
殷十一贈栗岡硯解釋:
《殷十一贈栗岡硯》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殷侯三玄士,贈我栗岡硯。
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
天寒水不凍,日用心不倦。
攜此臨墨池,還如對君面。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殷侯的高貴人物送給李白一塊名為栗岡的硯臺。硯臺是用來研墨的工具,而這塊栗岡硯被殷侯稱作是由三位玄學士精心制作的。詩詞中表達了硯臺的珍貴和獨特之處,以及詩人對這份禮物的贊美和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李白對栗岡硯的喜愛和對殷侯的敬重。首先,殷侯被形容為"三玄士",這說明他在玄學領域有著高深的造詣。他將栗岡硯贈送給李白,可見他對李白的賞識和友誼。
接著,詩中描繪了栗岡硯的精美和獨特之處。硯臺被稱為"中山毫",表示它的硯墨是由中山的細毛制成,這種材質的硯臺具有很高的品質和吸墨能力。同時,它的光澤"映照著吳門的練墨石",顯示出硯臺的光亮和潔白。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這份禮物的珍重。詩人說即使在寒冷的天氣里,水也不會凍結,象征著栗岡硯的品質優良,不受環境的影響。他還贊美硯臺的使用壽命長久,表示自己將珍視它并不辭勞苦地用于寫字。最后,詩人說他會把這塊栗岡硯帶到墨池前,仿佛對著殷侯親自面對面地寫字。
整首詩詞通過對栗岡硯的贊美和詩人對殷侯的感激,展現了詩人對學術和友誼的尊重與珍視。它既是對硯臺的贊美,也是對禮物背后的情感和人際關系的贊美,體現了李白抒發感情的才華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