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東飛伯勞歌 / 作者:李嶠 |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通夢。
誰家窈窕住園樓,五馬千金照陌頭。
羅裙玉佩當軒出,點翠施紅競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娥。
庭前芳樹朝夕改,空駐妍華欲誰待。
|
|
雜曲歌辭·東飛伯勞歌解釋: 雜曲歌辭·東飛伯勞歌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通夢。
誰家窈窕住園樓,五馬千金照陌頭。
羅裙玉佩當軒出,點翠施紅競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娥。
庭前芳樹朝夕改,空駐妍華欲誰待。
中文譯文:
傳書的青鳥歡迎簫吹的鳳凰,巫嶺和荊臺之間數次出現夢境。
不知道是哪戶人家美女居住在園樓中,五色駿馬拉著千金的馬車在大街上馳過。
她身穿羅裙,佩戴玉飾,從軒窗中出現,花朵上點綴翠綠,粉紅色競相綻放,猶如春日。
十六歲的美女在舞蹈中盛放歌聲,讓眾人為之驚艷,宛如米粒般美麗。
庭院前的芳樹時刻改變,無人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憑借著美麗容貌和動人舞姿,引來眾多仰慕者的少女。詩中使用了形容佳人的絢麗詞藻,如青鳥迎簫鳳、羅裙玉佩、點翠施紅等,生動而華麗地表現出她的美貌和魅力。同時,通過描寫她居住的園樓和五馬千金的車隊,更凸顯出她的高貴身份和繁華之處。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悲涼。詩人提到她的容顏和美麗如花般逝去,庭前的芳樹雖然依然盛開,但卻無人欣賞。整首詩以一種平靜、感慨的語氣寫下,或許暗示了美的逝去和歲月無情的主題。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絢麗的描寫,塑造了一個美麗而寂寥的形象,在短短的幾行之中展現出了唐代的女子美和隨時間逝去的無可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