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 / 作者:李嶠 |
委質承仙翰,祗命遄遙策。
事偶從梁游,人非背淮客。
長驅歷川阜,迥眺窮原澤。
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積。
雨馀林氣靜,日下山光夕。
未攀叢桂巖,猶倦飄蓬陌。
行當奉麾蓋,慰此勞行役。
|
|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解釋: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是唐代詩人李嶠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委質承仙翰,祗命遄遙策。
事偶從梁游,人非背淮客。
長驅歷川阜,迥眺窮原澤。
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積。
雨馀林氣靜,日下山光夕。
未攀叢桂巖,猶倦飄蓬陌。
行當奉麾蓋,慰此勞行役。
詩意:
這首詩以敘述者追隨皇帝去九成宮的旅途為主題。詩人委身憬悟,接受神仙的指示,迅速作出決策。雖然行程途中遇到了許多意外,但友人相伴,人生地不熟的境況未能使詩人背棄朋友與親人。詩人驅車經過川阜,遠眺廣袤的原野、沼澤,觸景生情。郁郁蔥蘢的桑樹和柘樹扎根繁衍,黍禾茂盛。雨過后,森林中的空氣寧靜,太陽下山時山光照耀在草木上,標志著夜幕即將降臨。雖然還未爬上叢山中的桂巖,但身心疲憊的詩人已對飄著的蓬草感到倦怠。詩人意識到,他的行程將會得到皇帝的認可,受到皇室的關懷,這將慰藉他旅途中的勞累工作。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情緒,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盡忠與對職責的擔當。詩人面對艱辛的旅程,始終堅持自己的使命。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桑柘茂盛、禾黍豐滿等,生動地展現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同時,詩人還融入了一些哲思,如人生地不熟、日落山光等,給詩詞增添了深意。整首詩字數嚴格、意境獨具,體現了唐代詩人崇尚雅正的藝術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