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上吳王其二 / 作者:李白 |
坐嘯廬江靜。
閑聞進玉觴。
去時無一物。
東壁掛胡床。
|
|
寄上吳王其二解釋:
《寄上吳王其二》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在嘯聲中,廬江靜悄悄。
閑時聽著玉觴遞來的歡聲。
離去時一無所有,
東壁上掛著胡人的床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李白在廬江靜謐的環(huán)境中,靜坐思考的情景。他閑暇時聆聽著進獻的玉觴所傳來的歡聲。然而,當他離去時,他一無所有,只有東壁上掛著胡人的床榻,這種對物質的超脫和對自我追求的態(tài)度,透露出詩人豁達灑脫的精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靜謐的廬江和詩人的心境,展現(xiàn)了李白的豁達情懷和超凡脫俗的境界。詩中的廬江靜悄悄,呈現(xiàn)出一種寧靜的景象,與詩人坐在其中,使人感受到一種靜謐與寧靜的氛圍。同時,玉觴的出現(xiàn)帶來了一絲歡聲,為讀者展示了一種閑適愉悅的氛圍。
然而,詩人在描述自己離去時一無所有的同時,卻通過東壁掛胡床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一種豁達和超脫的心態(tài)。胡人的床榻象征著詩人與世無爭、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人的超脫態(tài)度使他能夠從物質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只留下一顆自由奔放的心靈。
整首詩詞通過對廬江靜謐、玉觴和胡床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物質的超脫和對自我追求的態(tài)度。它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豁達灑脫的情懷,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的自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這種超然的境界與李白的個性和創(chuàng)作風格相契合,也是他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