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 / 作者:蘇軾 |
白發已十載,青春無一堪。
不驚新歲換,聊與故人談。
牛健民聲喜,鴉嬌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蠶。
歲月斜川似,風流曲水慚。
行吟老燕代,坐睡夢江潭。
丞掾頗哀援,歌呼誰怕參。
衰懷久灰槁,習氣尚饞貪。
白啖本河朔,紅消真劍南。
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
歸臥燈殘帳,醒聞葉打庵。
須煩李居士,重說后三三。
|
|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解釋: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已十載,青春無一堪。
我的頭發已經變白了十年,年輕的時光卻一無所有。
不驚新歲換,聊與故人談。
不為新年的到來而感到驚訝,只是和老朋友閑談。
牛健民聲喜,鴉嬌雪意酣。
牛群健康地鳴叫,烏鴉在雪中歡快嬉戲。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蠶。
微弱的雨絲未沾到地面,溫暖適宜于蠶繭的生長。
歲月斜川似,風流曲水慚。
時光像一條斜流的河流,而我的風度卻不如那曲曲折折的水流。
行吟老燕代,坐睡夢江潭。
徘徊于行走之間,吟誦著老燕子的曲調,坐著入睡,夢見江潭的景色。
丞掾頗哀援,歌呼誰怕參。
官員們爭相哀嘆援助之事,歌唱呼喊,誰會害怕參與其中呢?
衰懷久灰槁,習氣尚饞貪。
衰老的身軀已經久經滄桑,習性卻依然貪婪好色。
白啖本河朔,紅消真劍南。
吃白菜的是本地的人,而紅橙色的橙子卻是從南方傳來的。
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
用辛辣的調料烹飪出青韭菜,腌制的酒是黃色的柑橘。
歸臥燈殘帳,醒聞葉打庵。
回到家中躺下,燈光昏暗,聽見葉子拍打庵堂的聲音。
須煩李居士,重說后三三。
必須要打擾李居士,再次重復他后來的三句話。
這首詩詞以立春的日子為背景,表達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他形容自己的白發和無法挽回的青春,但并不為新年的到來而感到驚訝,而是愿意與老朋友閑談。通過描寫牛群的喜悅和烏鴉在雪中的嬉戲,蘇軾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歡樂。他對微弱的雨絲、曲折的時光和夢境進行了細膩的描繪,表現了他對詩意和藝術的追求。詩中還融入了對社會和人性的批判,暗示了官員們的虛偽和貪婪。最后,蘇軾以食物和家居的描寫,表達了對平凡生活和家庭的珍視,并表示愿意再次請教李居士的意見。
整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個人感慨和情感表達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瑣碎的思考和感嘆。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呈現了蘇軾獨特的文學風格和藝術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典型的豪放風格和細膩情感展示了他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通過對白發和青春的對比描寫,蘇軾表達了對光陰逝去和年輕時光不可挽回的無奈和痛惜。然而,他并不為新年的到來而感到驚訝,而是愿意與老朋友閑談,表現出他對友情和人際關系的重視。
詩中的自然描寫充滿生氣和活力,牛群的喜悅和烏鴉在雪中嬉戲的形象烘托出春天的歡樂氛圍。蘇軾通過微弱的雨絲、曲折的時光和夢境的描繪,展示了他對詩意和藝術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瑣碎和夢幻之間的思考。
詩詞中的社會批判和人性揭示也是蘇軾作品的常見元素之一。他通過對官員們虛偽和貪婪的描述,暗示了社會的弊端和人性的復雜性。這種對社會現象的關注與對個人情感的交織,給詩詞增添了一層深刻的意味。
最后,蘇軾用食物和家居的描寫,展示了對平凡生活和家庭的珍視。他通過描述腌制的酒、青韭菜和家中的燈光,表達了對家庭溫暖和日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詩中的煩擾和請教,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依賴和對交流的渴望,也可視為對友情和知己的珍視。
總體而言,蘇軾在《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中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示了對時光流逝、生活瑣碎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自然界和家庭生活的珍視。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蘇軾作品的魅力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