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 / 作者:李嶠 |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風欲舉棹,觸浪反停橈。
淼漫煙波闊,參差林岸遙。
日沉丹氣斂,天敞白云銷。
水雁銜蘆葉,沙鷗隱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幾迢迢。
|
|
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解釋: 譯文:
夕陽吹動起寒冷的浦口,清澈的淮河上透露著暗潮。
迎風想要舉起槳,卻觸碰到浪濤反而停下了槳。
廣闊的波濤和煙霧彌漫,參差不齊的林岸遙遠。
太陽沉落,紅色氣息收斂,天空明亮的白云逐漸消散。
水中的雁兒嘴里銜著蘆葉,沙地上的鷗鳥隱匿在蘆苗中。
旅行的客人仍未結束,川路崎嶇不平的似乎無盡無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行途中在淮河口遇到的景色。夕陽下的冷風吹起寒意,淮河上的潮水間或蕩漾。詩人想要劃船迎風而行卻被浪濤所阻,表達了人在面對困難時無法輕松前行的感慨。水面廣闊開闊,水天一色,周圍的景物參差錯落,給人以遙遠的感覺。太陽落下,天空變成了明亮的白云。詩中的水雁和沙鷗都是常見的水鳥,它們身處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詩人則是行人,旅行的旅人,路途仍然漫長。整首詩給人一種旅途的孤寂與辛酸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以形象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困境與無奈。從描寫的景物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孤獨、寂寞、堅持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的變化來表達人情感的起伏,通過描寫風景和動物的方式,揭示了詩人旅途的艱辛和旅行者內心深處的痛苦。整首詩形象地展現了人在陌生環境中面對困難時的無力感,使讀者能夠產生共鳴。同時,詩的表達方式簡練明了,語言優美流暢,給人一種留連忘返的想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