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寺(并引) / 作者:蘇軾 |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歸,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書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従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臺花發后臺見,上界鐘清下界聞。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筆勢奇逸,墨跡如新。
”今四十七年矣。
予來訪之,則詩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詩。
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
空詠連珠吟疊壁,已亡飛鳥失驚蛇。
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涕橫斜。
|
|
天竺寺(并引)解釋: 我十二歲,先君從虔州歸,當我說:“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自寫的詩說:一山兩座門門作,兩寺原跟著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從北山說。
前臺花發后臺看到,上邊界鐘清下世界聞名。
遙想我師行道的地方,天香桂子落紛紛。
筆勢奇逸,墨跡如新。
”現在四十七年了。
我來訪的,就《詩經》已經亡,有石刻保存了,流涕不止,而寫這首詩。
香山居士留下痕跡,天竺禪師有所以家。
空詠連珠吟疊壁,已經沒有飛鳥失去驚蛇。
林深野桂花寒無子,雨沾濕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是一個夢,天涯淪落流橫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