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徑偶然作 / 作者:權德輿 |
退朝此休沐,閉戶無塵氛。
杖策入幽徑,清風隨此君。
琴觴恣偃傲,蘭蕙相氛氳。
幽賞方自適,林西煙景曛。
|
|
竹徑偶然作解釋: 《竹徑偶然作》是唐代權德輿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退朝此休沐,
閉戶無塵氛。
杖策入幽徑,
清風隨此君。
琴觴恣偃傲,
蘭蕙相氛氳。
幽賞方自適,
林西煙景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的是作者退朝后的一幕場景。權德輿離開朝廷的繁忙和浮躁,回到自己的居所,閉門不見塵埃擾動。他手持拐杖,步入幽靜的竹徑,清風伴隨著他。在這寧靜的環境中,他可以自在地享受琴音和美酒的陶醉,芳香的蘭花和蕙草彌漫在四周。他感受到幽靜的歡愉,看著林間的煙霧逐漸彌漫,景色逐漸黯淡。
賞析:
《竹徑偶然作》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寫了作者退朝后的寧靜時刻。詩人通過對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繁忙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幽靜的向往。退朝之后,作者閉門不見塵埃,意味著他摒棄了紛擾的塵世,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凈化。
詩中的竹徑象征清幽和純凈,代表了作者追求心靈的平靜與寧靜。清風隨行,給予他一種舒適和自由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可以自由地演奏琴曲,暢飲美酒,盡情享受音樂和美的陶醉。
蘭花和蕙草的芳香彌漫在四周,營造了一種幽雅的氛圍。這些花草的香氣在詩中被形容為相互交織,散發出濃郁的氣息。這種氣氛給人一種溫馨、宜人的感受,也與作者內心的寧靜相呼應。
最后,詩人描述了林間的煙霧逐漸彌漫,景色逐漸黯淡的情景。這里可以理解為夜幕降臨,寧靜的景色被漸漸沉寂而變得模糊。這種漸漸消退的景象也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詩人悠閑時光的逝去。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追求寧靜、遠離喧囂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它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給人以寧靜、安逸的感覺,同時也體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