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穀梁傳二首 / 作者:權德輿 |
荀寅士吉射,誠乃蔽聰明。
奈何趙志父,專舉晉陽兵。
下令漢七國,借此以為名。
吾嘉徙薪智,禍亂何由生。
憶昔溴梁會,豈伊無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贅旒。
有力則宗楚,何人復尊周。
空文徒爾貶,見此眥血流。
|
|
讀穀梁傳二首解釋: 詩詞:《讀穀梁傳二首》
作者:權德輿
朝代:唐代
讀穀梁傳二首(二為詩的篇數,不是序號)是唐代權德輿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荀寅士吉射,
誠乃蔽聰明。
奈何趙志父,
專舉晉陽兵。
下令漢七國,
借此以為名。
吾嘉徙薪智,
禍亂何由生。
憶昔溴梁會,
豈伊無諸侯。
群臣自盟歃,
君政如贅旒。
有力則宗楚,
何人復尊周。
空文徒爾貶,
見此眥血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權德輿對于歷史上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觸動。詩中提到了荀寅、趙志父以及漢七國等人和事。作者表達了對于權謀和戰爭的痛惜,認為這些行為會導致禍亂,損害聰明才智。他回憶起溴梁會盟,感嘆當時的諸侯群臣團結一心,但現在卻出現了君主政權的腐敗和國家的混亂。詩詞最后表達了對于權謀斗爭的厭惡,認為其中的文辭虛假,只會帶來血腥和苦難。
賞析:
《讀穀梁傳二首》表達了作者對于權謀和戰爭的憂慮和痛惜之情。詩中使用了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押韻,整體氛圍凝重而沉郁。通過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作者呈現了對于權謀的批判和對于混亂時代的悲嘆。詩詞中對于荀寅、趙志父等人的評價,以及對于溴梁會盟的回憶,都體現了作者對于歷史的關注和對于道德價值的思考。
整首詩以質樸的語言探討了權謀和戰爭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通過對于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回憶和思考,作者傳達了對于和平、團結和真誠的渴望。詩詞中的血腥和苦難的描繪,使讀者對于權謀的虛偽和殘酷有了更深的體會。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引發了讀者對于人性、歷史和權力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