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紳詩 / 作者:權德輿 |
和靜有真質,斯人稱最靈。
感物惑天性,觸里紛多名。
禍機生隱微,智者鑒未形。
敗禮因近習,哲人自居貞。
當令念慮端,鄙嫚不能萌。
茍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謹之在事初,動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纖莖。
心源一流放,駭浪奔長鯨。
淵木茍端深,枝流則貞清。
和理通性術,悠久方昭明。
先師留中庸,可以導此生。
|
|
書紳詩解釋: 《書紳詩》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和靜有真質,斯人稱最靈。
感物惑天性,觸里紛多名。
禍機生隱微,智者鑒未形。
敗禮因近習,哲人自居貞。
當令念慮端,鄙嫚不能萌。
茍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謹之在事初,動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纖莖。
心源一流放,駭浪奔長鯨。
淵木茍端深,枝流則貞清。
和理通性術,悠久方昭明。
先師留中庸,可以導此生。
詩意:
這首詩探討了人的性格和行為對于個體和社會的影響。詩中提到了個人的品行、智慧、憂慮以及道德選擇。它表達了對于和平、真誠、純正的價值的謳歌,以及對于個人與社會之間復雜關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思想、行為和道德準則的探討,呼吁人們要堅守原則,遵循道德,以實現內心的和諧和社會的繁榮。
賞析:
《書紳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詩中使用了對偶和排比等修辭手法,使詩句韻律流暢,意境深遠。詩人通過對個人品德、智慧和內心追求的探索,呼吁人們要保持真誠、清廉的心態,追求和平與道德的統一。詩中的"淵木茍端深,枝流則貞清"一句表達了個人道德修養對于社會的影響,強調了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
詩中還提到了"先師留中庸",引用了孔子的《中庸》一書,強調了中庸之道對于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性。通過這句話,詩人表達了對先賢智慧的敬仰,并認為中庸之道可以引導人們實現內心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
總之,詩人權德輿在《書紳詩》中通過對個人品質和道德選擇的探討,呼吁人們追求和平、真誠和道德的統一,以實現個體和社會的繁榮。這首詩在唐代文人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示了當時的思想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