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 / 作者:權德輿 |
浩歌坐虛室,庭樹生涼風。
碧云滅奇彩,白露萎芳叢。
感此時物變,悠然遐想通。
偶來被簪組,自覺如池龍。
少年才藻新,金鼎世業崇。
鳳文已彪炳,瓊樹何青蔥。
聯鑣長安道,接武承明宮。
君登玉墀上,我侍彤庭中。
疲病多內愧,切磋常見同。
起予覽新詩,逸韻凌秋空。
相愛每不足,因茲寓深衷。
|
|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解釋: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宋代文學家蘇頌稍作改編,改詩名為《題贈千牛四郎崔侍御見招簡》。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浩歌坐虛室,庭樹生涼風。
碧云滅奇彩,白露萎芳叢。
感此時物變,悠然遐想通。
偶來被簪組,自覺如池龍。
少年才藻新,金鼎世業崇。
鳳文已彪炳,瓊樹何青蔥。
聯鑣長安道,接武承明宮。
君登玉墀上,我侍彤庭中。
疲病多內愧,切磋常見同。
起予覽新詩,逸韻凌秋空。
相愛每不足,因茲寓深衷。
譯文:
我坐在院子里虛室里,浩歌清唱,庭樹吹來涼風。
碧云遮擋了美麗的彩霞,白露使花叢凋謝。
感嘆這時光變幻,心境很開闊。
偶然來到這里,變得自覺如同龍在池中。
年輕人才華出眾,正從事著宏偉的事業。
鳳文已經彪炳,瓊樹多么青蔥。
乘著聯鑣行駛在長安大道上,接近著武承明宮。
你登上玉墀,我侍奉在彤庭中。
疲憊和愧疚常常襲來,但我們經常一起切磋。
迎著秋空,我讀新的詩篇,思緒飛揚。
我們互相愛護卻總是不夠,正因如此而寄居在心底。
詩意和賞析: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以描寫詩人權德輿在早秋時節的景色為開頭,描述了他居住的地方靜謐寧靜、樹木搖曳的場景。然后由此引出了作者此刻的感慨與遐想,顯得情緒澄明、志趣高遠。
接下來,詩人用“偶來被簪組,自覺如池龍”來描繪自己參與朝廷政務的場景,抒發了自己對事業的自豪與使命感。他對于時代的發展和朝廷的興盛,有著積極的態度和信心。以凰文彪炳、瓊樹青蔥等形象來形容朝廷文風濃郁、政務繁忙的景象。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與接近權貴的友人崔千牛的關系。他自稱“侍奉在彤庭中”,表達了自己為人謙遜、對友人服侍有加的態度。他們之間常常互相敦促、學習切磋,彼此欣賞,但總覺得相互之間的愛護不夠。
整首詩以輕巧的筆觸描繪出別有情趣的意境,充滿了對時代的喜悅和對友情的真摯,展示了權德輿豁達豪放的胸懷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