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四郎協律以詩見寄,兼惠蜀琴,因以酬贈 / 作者:權德輿 |
臨風結煩想,客至傳好音。
白雪緘郢曲,朱弦亙蜀琴。
泠泠響幽韻,款款寄遐心。
歲晚何以報,與君期斷金。
|
|
崔四郎協律以詩見寄,兼惠蜀琴,因以酬贈解釋: 詩詞:《崔四郎協律以詩見寄,兼惠蜀琴,因以酬贈》
臨風結煩想,客至傳好音。
白雪緘郢曲,朱弦亙蜀琴。
泠泠響幽韻,款款寄遐心。
歲晚何以報,與君期斷金。
中文譯文:
面對風,心結煩惱思緒,當客人到來時傳遞美好的音樂聲。
白雪覆蓋著郢州的曲譜,朱紅琴弦跨越蜀地的琴身。
清脆悅耳的音響傳出幽深的韻味,悠悠地寄托著遠方的思念。
歲月漸晚,我如何回報,只能與你約定以黃金作為永恒的承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權德輿寫給崔四郎的回贈之作。詩人通過詩歌和音樂來表達自己對崔四郎的思念和贊美。
首先,詩人描述自己臨風時內心所承受的煩惱思緒,但當崔四郎到來時,通過音樂將美好的情感傳遞給他。這展示了詩人對崔四郎的深厚情誼和對音樂的熱愛。
接下來,詩人以象征性的意象描繪了郢州的曲譜被白雪覆蓋,而蜀地的琴弦則是朱紅色的。這種對地域的描繪傳遞了詩人對崔四郎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音樂的敬仰。
詩人形容琴聲清脆悅耳,并傳達出幽深的韻味,這種音樂的美妙和深遠影響著詩人的心靈。他借此將自己對遠方的思念和懷念之情寄托其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歲月漸晚,詩人無法以實際財富回報崔四郎的情誼,只能以心中的黃金作為永恒的承諾,與崔四郎共同期盼未來。
整首詩以音樂和詩歌作為表達媒介,描繪了詩人對崔四郎深切的情感和對音樂的熱愛。同時,通過地域的象征和音樂的意象,詩人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這首詩詞將音樂、詩歌和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藝術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