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 / 作者:權德輿 |
亞相冠貂蟬,分憂統十聯。
火星當永日,云漢倬炎天。
齋禱期靈貺,精誠契昔賢。
中宵出騶馭,清夜旅牲牷。
觸日看初起,隨車應物先。
雷音生絕巘,雨足晦平阡。
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
歌謠喧澤國,稼穡遍原田。
故事三臺盛,新文六義全。
作霖應自此,天下待豐年。
|
|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解釋: 詩詞:《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
朝代:唐代
作者:權德輿
亞相冠貂蟬,分憂統十聯。
火星當永日,云漢倬炎天。
齋禱期靈貺,精誠契昔賢。
中宵出騶馭,清夜旅牲牷。
觸日看初起,隨車應物先。
雷音生絕巖,雨足晦平阡。
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
歌謠喧澤國,稼穡遍原田。
故事三臺盛,新文六義全。
作霖應自此,天下待豐年。
中文譯文:
亞相戴上貂蟬冠,共同分擔憂愁十聯。
火星如同永日燃燒,云漢在刺眼的天空中閃耀。
齋戒祈禱,期待靈驗的恩賜,真誠地效法古人的智慧。
半夜出發,駕馭著清涼的夜風,帶著祭祀的牲畜。
迎著初升的太陽,隨車而行,先到達目的地。
雷聲在高峰中響起,雨滴密集地遮蔽平原。
四方的水流合為一體,茫茫雨幕連接著萬頃田野。
歌謠聲在國家中回蕩,豐收的希望遍布原野。
歷史的故事富饒繁盛,新的文化事業充滿六種義務。
這樣的降雨將會持續,天下將等待著豐收的一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權德輿為了回應李大夫所寫的《西山祈雨》而作的回詩。詩中表達了對于旱災的擔憂和祈求,以及對天氣的控制力量的描述。
首先,詩人以亞相冠貂蟬來形容自己,以表示自己的職位與李大夫相當,共同承擔憂愁。接著,通過火星當永日、云漢倬炎天的描寫,表達了天空異常的熱烈和燥熱,象征著旱災的嚴重程度。
詩人在詩中提到齋禱,表達了自己與古代智者的連結,并期待神明的恩賜,以解除旱災的困擾。他選擇在半夜出發,駕馭涼爽的夜風,帶著祭祀的牲畜,以期望能夠通過祭祀來感動天地,帶來雨水的降臨。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早晨的景象,觸日看初起,隨車應物先,顯示了他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知能力。隨后,雷音生絕巖,雨足晦平阡的描繪,表現了強烈的雷雨和雨水的豐沛,預示著旱情將得到緩解。
在最后的幾聯中,詩人表達了對于豐收的希望和對于文化事業的追求。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描述了大雨之后四方水流匯聚一體的景象,預示著豐收的希望。歌謠喧澤國,稼穡遍原田,表達了豐收的景象和喜悅。故事三臺盛,新文六義全,則表明歷史的故事繁榮昌盛,而新的文化事業充滿了各種義務和責任。
最后兩句“作霖應自此,天下待豐年”,表達了對于降雨的期待和對于豐收的希望。作霖指的是降雨,詩人認為這次降雨將會持續下去,天下將迎來一個豐收的年景。
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對于自然景象的抒發,表達了對于旱災的憂慮和對于豐收的期盼。詩中運用了形象獨特的比喻和景物描寫,展示了權德輿豐富的想象力和對于自然的感悟。同時,詩人也通過對歷史和文化的提及,抒發了對于國家繁榮和文化發展的期望。整首詩詞以其鮮明的意象和抒情的筆觸,展現了唐代詩人的才情和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