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數珠韻贈湜長老 / 作者:蘇軾 |
嗣宗雖不言,叔寶猶理遣。
東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轉。
南遷昔虞翻,卻掃今馮衍。
古佛既手提,諸方皆席卷。
當年清隱老,鶴瘦龜不喘。
和我彈丸詩,百發亦百反。
耆年日凋喪,但有犢角繭。
時來窺方丈,共笑虎毛淺。
|
|
用數珠韻贈湜長老解釋:
《用數珠韻贈湜長老》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嗣宗雖不言,叔寶猶理遣。
東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轉。
南遷昔虞翻,卻掃今馮衍。
古佛既手提,諸方皆席卷。
當年清隱老,鶴瘦龜不喘。
和我彈丸詩,百發亦百反。
耆年日凋喪,但有犢角繭。
時來窺方丈,共笑虎毛淺。
詩意:
這首詩以數珠的韻律向湜長老致敬。詩中表達了蘇軾對湜長老的敬仰之情,并通過對自身的反思,以及對時代、歷史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以及對湜長老的推崇,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深刻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寫作手法和意象表達了對湜長老的贊美和自身的反思。詩句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典故,給詩詞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首先,詩中提到了“嗣宗雖不言,叔寶猶理遣”,表達了湜長老的高尚品德和對道義的堅守。叔寶是指叔寶擔任宰相時,嗣宗對他的贊賞和信任。蘇軾通過這一典故,將湜長老的高尚品質與自己的崇敬之情相結合。
其次,詩中描繪了蘇軾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他稱自己為“東坡”(指自己的字號),表示自己過著悠閑的生活,但也隨著時光的流轉而經歷各種變化。他提到南遷的虞山和掃地的馮衍,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更迭。
接著,詩中以佛教的意象和典故來表達對湜長老的推崇。將湜長老比作手持數珠的古佛,意味著他的智慧和博大胸懷。而“諸方皆席卷”則暗指湜長老廣泛而深入的學識和淵博的見解。
最后,詩中表達了蘇軾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他提到了“當年清隱老,鶴瘦龜不喘”,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但也表達了對長者智慧和生命力的敬仰。詩人以自己彈丸般的詩作來自比,表示即使作品數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充滿力量和深意。
整首詩通過對湜長老的贊美,以及對自身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蘇軾深邃的思想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同時,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給作品增添了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了蘇軾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