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泗上二首?此二詩為張耒作? / 作者:蘇軾 |
眼明初見淮南樹,十客相逢九吳語。
旅程已付夜帆風,客睡不妨背船雨。
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
殷勤買酒謝船師,千里勞君勤轉(zhuǎn)櫓。
系舟淮北雨折軸,系舟淮南風斷橋。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斬長蛟。
|
|
再過泗上二首?此二詩為張耒作?解釋:
《再過泗上二首·此二詩為張耒作》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眼明初見淮南樹,
十客相逢九吳語。
旅程已付夜帆風,
客睡不妨背船雨。
黃柑紫蟹見江海,
紅稻白魚飽兒女。
殷勤買酒謝船師,
千里勞君勤轉(zhuǎn)櫓。
系舟淮北雨折軸,
系舟淮南風斷橋。
客行有期日月疾,
歲事欲晚霜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
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燃犀照幽怪,
要須拔劍斬長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泗州(今安徽宿州)為背景,描述了蘇軾旅途中的見聞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蘇軾初次見到淮南的景色,十個旅客中有九個說吳方言,展現(xiàn)了吳地的獨特風情。
接下來的兩句中,蘇軾將自己的旅程交托于夜晚的帆風,即使客人在船上睡覺,也不會受到逆風和雨水的干擾。
接著的兩句描繪了江海之間的美食,黃柑、紫蟹、紅稻和白魚,豐盛的飯菜滿足了男女老少的口腹之欲。蘇軾感激地買酒來感謝船師,表達了他對船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也表達了自己的勞累,但也稱贊了船師的勤奮,將船槳不斷地轉(zhuǎn)動。
隨后的兩句描述了在淮北和淮南系船的困境:在淮北,雨水彎折了船槳;在淮南,狂風斷裂了船橋。這表達了旅途中的困難和艱辛。
最后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客人的旅行有固定的期限,日月如梭,歲月轉(zhuǎn)瞬即逝。作者希望度過的歲月能夠晚一些,不受霜雪的侵襲。山根的浪頭仿佛雷聲隆隆,作者握緊船師的篙桿,表達了他的勇氣和決心。他不需要點燃犀牛角來照亮幽暗的怪物,只需拔劍斬斷長蛟的頭顱,表示他能夠應對困難和挑戰(zhàn)。
整首詩以抒發(fā)旅途中的見聞和情感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描寫風物和表達對船師的敬意,展現(xiàn)了蘇軾的豪情壯志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