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於留異績,河洛賀新遷。
朝選吳公守,時推杜尹賢。
如綸披鳳詔,出匣淬龍泉。
風(fēng)雨交中土,簪裾敞別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蓮。
佇報司州政,征黃似潁川。
|
|
送杜尹赴東都解釋: 《送杜尹赴東都》是唐代權(quán)德輿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送別杜尹前往東都(即長安)任職的情景,表達了對杜尹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商於留異績,河洛賀新遷。
朝選吳公守,時推杜尹賢。
如綸披鳳詔,出匣淬龍泉。
風(fēng)雨交中土,簪裾敞別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蓮。
佇報司州政,征黃似潁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杜尹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杜尹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認可和期望。
詩的開篇,“商於留異績,河洛賀新遷。”描繪了杜尹在河洛之地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并因此獲得了東都(長安)的任命。這表明杜尹具備了卓越的才干和能力。
下一句“朝選吳公守,時推杜尹賢。”指出朝廷在選拔官員時推舉了杜尹,認為他是賢能之士。這表明杜尹在政治上備受器重和贊譽。
接著,“如綸披鳳詔,出匣淬龍泉。”這兩句描述了杜尹接到皇帝的任命詔書,宛如披著絲綢一般光彩照人。這里使用了鳳詔和龍泉的比喻,凸顯了杜尹的身份和崇高的使命。
“風(fēng)雨交中土,簪裾敞別筵。”這兩句描繪了送別時的情景,形容了風(fēng)雨中的離別場景。杜尹簪裾敞開,意味著他將遠離故鄉(xiāng),迎接新的工作和挑戰(zhàn)。
最后兩句,“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蓮。佇報司州政,征黃似潁川。”表達了對杜尹清廉正直的贊賞。作者希望杜尹能夠以清明的品質(zhì)來履行公職,猶如玉一般明亮,照耀著府邸,使其宛如蓮花一般美好。最后一句提到司州政和潁川,可能指的是杜尹將要擔(dān)任的職務(wù)所在地,表達了對他在新的崗位上能夠有所建樹的期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送別杜尹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杜尹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認可和期望,同時也展現(xiàn)了作者對清廉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