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牛廟 / 作者:蘇軾 |
江邊石壁高無路,上有黃牛不服箱。
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磽確,兩角磨崖四蹄濕。
青芻半束長苦饑,仰看黃牛安可及。
|
|
黃牛廟解釋:
《黃牛廟》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黃牛在廟宇中的形象和與人類之間的對比,以表達(dá)人生的艱辛和黃牛的安寧。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邊石壁高無路,
上有黃牛不服箱。
廟前行客拜且舞,
擊鼓吹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磽確,
兩角磨崖四蹄濕。
青芻半束長苦饑,
仰看黃牛安可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牛廟為背景,通過描繪黃牛和人類之間的對比,傳達(dá)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開篇,描述了江邊石壁高聳,沒有通往上方的路徑。這里的石壁可以視為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和艱辛。
接下來,詩中出現(xiàn)了黃牛。黃牛被關(guān)在箱子里,卻不服從束縛,上方的黃牛廟成為它的居所。黃牛在這里象征著一種寧靜和自由,它不受人類的控制和限制,自由自在地生活。與人類相比,黃牛的生活似乎更加自在和安寧。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山下的耕牛。它們勞作艱辛,四蹄濕潤,兩角磨損,靠吃少量的青草勉強(qiáng)維持生活。耕牛的形象反映了人類的辛勞和苦難,與黃牛的自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一句表達(dá)了作者的思考,他仰望黃牛的自在與安寧,感嘆自己無法達(dá)到那種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黃牛和耕牛的對比,傳達(dá)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它反映了人們在追求自由和安寧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犧牲,以及對于黃牛般自由狀態(tài)的向往。這首詩表達(dá)了蘇軾對人生境遇的思索,以及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