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馮監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見示 / 作者:權德輿 |
之子共乘軺,清秋拜上霄。
曙霞迎夙駕,零雨濕回鑣。
甘谷行初盡,軒臺去漸遙。
望中猶可辨,耘鳥下山椒。
|
|
酬馮監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見示解釋: 中文譯文:答復馮監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見示
唐權德輿
我們共同乘坐轎車,
清晨秋天拜訪上蒼天。
朝陽霞光迎接早駕,
細雨打濕回程的車鑣。
從甘谷出發已經走了一段路,
軒臺離我們漸漸遙遠。
遙望中還可以辨認出,
打濕羽毛的耘鳥在山椒樹下。
詩意解析:
這首詩寫的是唐代文官馮監拜訪昭陵回程遇到下雨的情景。詩人乘坐轎車和馮監一起在清晨的秋天前往昭陵,看到朝陽的霞光迎接著早駕。然而,突然下起了細雨,打濕了回程的車鑣。我們已經從甘谷出發走了一段路,離著軒臺也越來越遠。從遠處望去,還可以清楚地辨認出在山椒樹下被雨水打濕羽毛的耘鳥。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秋雨天下的景象,將作者的心情與自然景色相融合。把乘車的途中的風景、天氣、距離等細節都寫得非常細膩生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旅途中的感受。詩中的耘鳥下山椒的意象使整首詩增添了一抹生動的景色,深化了詩歌的意境。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致的描寫,展現了唐代文人官員的乘車旅途中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同時也透露出對逝去的輝煌的追憶之情,表達了對睿智才子楊嗣復的追思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