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時充鹵簿使) / 作者:權德輿 |
五輅導靈輼,千夫象繚垣。
行宮移曉漏,彩仗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懷渙汗恩。
頤神方蹈道,傳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壽,俄驚憑幾言。
遐荒七月會,肸蚃百靈奔。
豹尾從風直,鸞旗映日翻。
涂芻聯法從,營騎肅旌門。
杳靄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盡處,嗚咽望文園。
|
|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時充鹵簿使)解釋: 譯文:
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此時他擔任鹵簿使)
五輛導靈車,千人像繚繞在城墻上。
行宮移動時,明亮的時鐘響起,彩色的儀仗降落在秋原上。
不必追究希夷的理念,只是懷念渙汗的恩賜。
頤養精神,踐行道義,傳承圣教才能真正尊崇。
共同祝愿長壽,突然驚慌只憑幾句話。
遙遠的七月,各地的百鳥飛奔。
豹尾隨風直立,鸞旗映照著陽光翻動。
草地沾泥法依然從容,營地的騎兵整齊行進。
夜晚的虞泉籠罩著迷霧,凄清的挽歌傳來喧囂。
無法忍受一切結束的時刻,嗚咽著望向文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為了慶賀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而寫的。詩中描述了盛大的歡慶場面,以及作者對鄭賓客相公的贊揚和祝福。
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展現了慶典的盛況和壯觀景象。五輛導靈車和千人景象將鄭賓客的威風和權威展現得淋漓盡致。彩色的儀仗、行宮的移動以及騎兵的整齊行進,都給人一種喜慶和瑰麗的感覺。
在表達情感方面,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鄭賓客的敬意和敬仰之情。作者稱頌鄭賓客耐心追求道義,傳承圣教,并祝愿他長壽福壽。詩的結尾表現了一種失落和無奈的情緒,暗示著一切都會有盡頭,這種結束讓人感到無法忍受。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壯麗的場景和深厚的情感展示了慶賀場面和對鄭賓客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一切結束的無奈和茫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