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 / 作者:權德輿 |
二賢同載筆,久次入新年。
焚草淹輕秩,藏書厭舊編。
竹風晴翠動,松雪瑞光鮮。
慶賜行春令,從茲佇九遷。
|
|
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解釋: 詩詞:《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
汝祥今上知誰指,我瞳自古問諸生。
彎干舞槎云出郭,紫經飛板月參冷。
白矢能令巢墮筇,黃鸝亦作海輕泛。
迴雁度嵩春始見,凋丹仲月衰誰病。
匣書百尺光曉霞,干草滿籃燒翠砂。
二貞共慶青蘚遲,九轉虹霓自別耶。
韋家又更春翰林,洞門已合策休書。
銀門香篋催成歲,玉梳明珠落御渠。
馬上射擢飛青雀,樓中瞻祀灑白苑。
烏衣門伴東林下,藍翎殿召南海宴。
將軍長戟逢乾象,使者平川草變顏。
公論近在靑云外,側目應不惜長肩。
譯文:
汝祥,今上皇帝是誰指定的?我是自古以來問諸位文人的。
彎曲的枝干舞動著槎,云從外面的城郭讀起來,
紫經飛起來的板頁像月亮一樣冷冽。
白色的矢致使巢落,黃鸝也像海水上輕舟一樣滑行。
回飛的雁過嵩山時才開始覺察到春天,
凋謝的仲月不知誰又生了病。
盛放的書籍達到百尺,照亮了晨曦的霞光,
燃燒了滿籃的干草而散發出翠芳。
二貞一起慶祝,青蘚的繁茂來得遲,
九遷變換顏色如虹霓逐漸離散。
韋家繼續搖動著春風的翰林,洞門早已經關上停止寫書。
銀門的香貯陳歲月,玉梳明珠落在御渠里。
馬上的箭射中了飛越的青雀,樓內的人瞻仰著祀神灑白玉。
烏衣門鎖住了東林下,藍翎殿召請南海之宴。
將軍手持長戟,遇見天空的征兆,
使者平川變換了顏色。
公眾的議論近在青云之外,側目應該不會損傷自己的名望。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權德輿所作,題目是《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詩中描繪了新年的景象,表達了對新年的祝愿和對文人士子的關切。
詩中的“汝祥”和“我瞳”是指作者和張秘監閣老,他們在新年之際進行了一次筆會,共同憧憬未來。詩首“彎干舞槎云出郭,紫經飛板月參冷”描繪的場景,是指二人在筆會中討論詩文,筆墨飛揚的情景。他們一起慶祝新年,對現有的文化情況進行審視,期待新的文化風氣能夠蓬勃發展。
接下來,“白矢能令巢墮筇,黃鸝亦作海輕泛”這一句描述了他們對文人才華的期望。白矢可使墮落的巢重新得以扶正,黃鸝在海上風平浪靜中輕輕漂行。這里黃鸝象征有才華的文人,而海輕泛代表寬廣的文化氛圍,希望有才情志足能在這樣的氛圍中得以發展。
詩中還出現了“回雁度嵩春始見,凋丹仲月衰誰病”這一句,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嘆。時間的流轉,令春天到來而鳥飛回到嵩山,而凋謝的仲月卻不知何人身患疾病,失去了昔日的青春和活力。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韋家”、“洞門”、“烏衣門”等地方,這些地方暗示了文人的聚集地。作者對文人們的生活環境和交流情景進行了描繪。高興的是他們能夠繼續在這樣的環境中人文薈萃,互相交流切磋。悲嘆的是他們只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交流,卻無法進一步得到認可和發展。
整首詩構思嚴密,用詞精確,對文人士子的關懷和對新年的祝愿耐人尋味。通過描述文人的生活環境和交流情景,表達了對文化繁榮和文人才情的期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的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