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秀才亭際木蘭 / 作者:方干 |
昔見初栽日,今逢成樹時。
存思心更感,繞看步還遲。
蝶舞搖風蕊,鶯啼含露枝。
裴回不忍去,應與醉相宜。
|
|
陳秀才亭際木蘭解釋: 《陳秀才亭際木蘭》是唐代詩人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一個秋日亭際木蘭綻放的景象,以及詩人對木蘭的情感表達。
詩中的“陳秀才亭際木蘭”是指在陳秀才的亭子附近,有一棵茂盛的木蘭樹。詩人回憶起過去見到木蘭剛開始種植的時候,而今日見到她已經成長茂盛,心中不禁感慨。他不禁縈繞著思念,留步觀賞。
詩中描繪了蝶舞飛舞的畫面,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搖曳著花蕊。鶯鳥唱著含露的枝頭,形成了一幅生動的景象。
詩人不忍心離開這個美景,暗示了自己懷著醉意和這美景相宜,希望能與這美麗的自然景色融為一體。
這首詩通過描繪初次見到木蘭到如今木蘭茂盛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木蘭的情感和對美麗自然的贊美。以木蘭樹為象征,也可以理解為表達了詩人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這是一首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詩篇,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心靈的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