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龍瑞觀北巖 / 作者:方干 |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力歸帆上,嶺頂云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登眺同。
|
|
登龍瑞觀北巖解釋: 登龍瑞觀北巖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力歸帆上,嶺頂云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登眺同。
譯文:
登上龍瑞觀北巖,
縱目向下看人世事,才知道險峻的山巖與天空相通。
湖邊的風力驅(qū)使船帆,山嶺的尖峰云根深入雪中。
快速而準時的寒鐘催促太陽落照,一群斜飛的白鳥進入遙遠的空中。
前輩離去后,后來的人接替而來,時代不同,但登臨遠望的心情是共通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登上龍瑞觀北巖為背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詩人站在高山之巔,眺望人世間的浮沉變遷,感慨人事如夢,一切皆是過眼云煙。然而,通過登山,他也感受到山峰與天空的連通之處,體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詩中描繪了湖邊的風力推動船帆,山嶺上的云根深入雪中,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美麗。詩人還用“寒鐘”來比喻夕陽的落照,形象地表達了時光的匆匆流轉(zhuǎn)。
最后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轉(zhuǎn)和人類的更迭,前人離去后,后人繼承前輩的志向和眺望遠方的心情,不論時代不同,在登臨遠望的時刻,內(nèi)心的情感是相通的。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和人生的景象,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思考,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抱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