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婺州許錄事 / 作者:方干 |
之官便是還鄉路,白日堂堂著錦衣。
八詠遺風資逸興,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釣漁磯。
|
|
送婺州許錄事解釋: 《送婺州許錄事》
之官便是還鄉路,
白日堂堂著錦衣。
八詠遺風資逸興,
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沒盡提綱去,
暝角吹殘鎖印歸。
笑我中年更愚僻,
醉醒多在釣漁磯。
中文譯文:
送別婺州的許錄事
出任婺州官,離鄉之路自然要展開,
穿著光鮮的錦衣在白天行走。
八詠中遺留下的風韻激起了我的激情,
二溪的寒色更增添了我的威風。
剛剛月亮沒落,我提起行囊離去,
夜晚的角笛聲在告訴我離職的時刻。
我笑自己中年以后更加癡愚,
醉醒的時候更多地是在釣魚的漁池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官員方干送別離任婺州的同僚許錄事時寫的。詩人以自己作為官員經歷了一段時光之后回鄉的心境為切入點,表達了他對職位高卻離鄉背井的復雜情感。
詩中首句“之官便是還鄉路,白日堂堂著錦衣。”指出了官員出任婺州之職,并以婺州為歸鄉的地方。他心懷家鄉之情,卻因擔任官職而不得不離開故鄉。錦衣白日的描述也彰顯了他的身份和威儀。
接下來的兩句“八詠遺風資逸興,二溪寒色助清威。”則提到了八詠和二溪。八詠指的是杜甫的《八陣圖》,這個詩集留下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激起了方干對詩詞的興趣和熱情。而二溪則指的是婺源和信江的交匯處,方干在此地欣賞到了清寒的美景,也倍感自身的威儀加強。
接下來兩句“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表達了方干即將離開婺州的情景,月亮快要落下,他匆匆整理收拾離開。暝角吹殘的畫面暗示了夜晚的時刻,角笛聲音也暗示了詩人的歸去之時。
最后兩句“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釣漁磯。”描繪了方干回到故鄉后的生活狀態。他笑自己中年以后更加愚蠢,而醉醒之時也多在釣漁的地方,看上去似乎過簡樸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事業與家園的彷徨之情,官僚生涯雖然輝煌卻讓他感到迷惑,并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在大唐盛世的時代背景下,該詩更多地反映了官員們的內心矛盾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