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山陰崔明府 / 作者:方干 |
用心何況兩衙間,退食孜孜亦不閑。
壓酒曬書猶檢點,修琴取藥似交關。
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縣里山。
平叔正堪湯餅試,風流不合問年顏。
|
|
贈山陰崔明府解釋: 《贈山陰崔明府》
方干
用心何況兩衙間,
退食孜孜亦不閑。
壓酒曬書猶檢點,
修琴取藥似交關。
笙歌入夜舟中月,
花木知春縣里山。
平叔正堪湯餅試,
風流不合問年顏。
譯文:
用心何必只限于兩衙門之間,
退食后仍然日夜勤勉不閑。
壓酒曬書仍細致悉心,
修琴取藥如同交相對待。
笙歌入夜的時候,舟中有月亮,
花木知道春天只在山里。
平叔的才情適合去品嘗湯餅,
風流并不需要問年齡是否合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形式寫給山陰崔明府,表達了對其用功不辭勞苦的贊賞和對其才情的羨慕。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崔明府辦公勤勉不輟的態(tài)度,用心用功不僅僅限于兩個衙門,甚至退下來飯后仍然孜孜不倦。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崔明府對待琴書和藥物的態(tài)度,壓酒曬書細致而有規(guī)劃,修琴取藥則是需要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法,但都一樣重視。
后兩句表達了舟中的笙歌和縣里山中的花木,把自然景觀融入其中,形象生動。同時,也表達了對崔明府的贊賞,他用心用功的精神與花木知春的自然運行正是相呼應的。
最后兩句是送別的結尾,以平叔的名字提出他適合品嘗湯餅,以此體現出送別者對崔明府的了解和對其才情的欽佩。風流不合問年顏則是對于追求浪漫風雅而不拘泥于年齡的態(tài)度的贊美。
整首詩既贊美了崔明府的勤政和用心,又通過對自然風景和人物特點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和諧、優(yōu)美的意境。同時也表達了送別者對于官場之外素淡自然的向往和贊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