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井 / 作者:方干 |
滟滟濕光凌竹樹,寥寥清氣襲衣襟。
不知測穴通潮信,卻訝輕漣動鏡心。
夜久即疑星影過,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
|
山井解釋: 《山井》
滟滟濕光凌竹樹,
寥寥清氣襲衣襟。
不知測穴通潮信,
卻訝輕漣動鏡心。
夜久即疑星影過,
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
抱甕遺名亦至今。
詩詞的中文譯文:
水面波光滟滟凌動著竹樹,
天空中的清新空氣輕輕襲來。
不知道水中的測深設備是否準確,
卻讓我驚訝的是輕盈的漣漪動了我的內心。
夜晚久久地看著,便開始懷疑星光是水中的倒影,
早晨來到這里,依然可以看到深深的石痕。
用智慧制造的轆轤最終有何用處,
傳世留下來的抱甕之人,至今仍受人敬仰。
詩意和賞析:
《山井》這首詩描繪了山泉水中的景象,通過山泉水中形成的波光和漣漪來表達寂靜、清新的氣息。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帶領讀者感受到了水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關系。
詩中使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將山泉水中的清新氣息與測深設備、鏡子等事物進行了對比。詩人描述了自己對于深度和表層現象的困惑和猜測,意在探討人們對事物真相的認知和思考。同時,通過描寫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然中微小細節的關注。
最后兩句詩涵蓋了詩人對于人類智慧和名利的思考。轆轤作為人類智慧的象征,詩人質疑了其存在的價值究竟是什么。抱甕之人則體現了對于通過傳世而流傳的名聲的思考,傳世的價值和影響力能夠維系多久。
《山井》通過細膩的描寫、對比的手法和明確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對人類智慧和名利的思考,以及對生活和人類存在意義的思索。整首詩在簡約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的內容,給人以思考和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