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影答形 / 作者:蘇軾 |
丹青寫君容,常恐畫師拙。
我依月燈出,相肖兩奇絕。
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
君如火上煙,火盡君乃別。
我如鏡中像,鏡壞我不滅。
雖云附陰晴,了不受寒熱。
無心但因物,萬變豈有竭。
醉醒皆夢耳,未用議優劣。
|
|
和陶影答形解釋:
《和陶影答形》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丹青畫你的容顏,我常常擔心畫師不夠嫻熟。
我依照月亮的光芒出現,我們的相似超越了一切奇絕。
美麗與丑陋本在你身上,我怎能取悅于你的相貌。
你如同煙上的火,火熄滅了,你才離開。
我如同鏡子中的影像,即便鏡子破裂,我也不會消失。
雖然說附和著陰晴的變化,但我不受寒暑的影響。
心無所系,只因為外在的事物,萬變也不會使我耗竭。
醉與醒都只是夢中的幻象,我未曾用來評判優劣。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對話的形式表達了蘇軾對自我與他人之間關系的思考。詩中的"我"指代蘇軾自己,"君"指代他所描繪的人物。詩人將自己與他人進行了比較,表達了對自身和他人不同存在方式的思考。
詩人以丹青寫君容的方式,描繪了君的美麗和丑陋,并表達了自己對畫師能否準確刻畫君容的擔憂。然而,詩人自己以月亮的光亮為依據出現,與君形象相似度超越了一切奇絕。這里的月亮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光明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詩中描述了君如火上的煙,火盡則君離去,而詩人則如鏡中的影像,即使鏡子破裂,也不會消失。這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在永恒存在的信念,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詩人認為自己的心無所系,只因為外在的事物,萬變也不會使自己耗竭。這里表達了詩人超越形式與現實的思考,以及對自身內在力量的堅信。
最后,詩人提到醉與醒都只是夢中的幻象,暗示了一切評判優劣的觀念都是虛幻的。這里詩人拒絕用傳統的標準來評判自己和他人,表達了對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
賞析:
《和陶影答形》以對話的形式呈現,通過對自我與他人關系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自身與世界的認知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描繪了自我與他人的對比,并表達了對自身內在力量的堅信和對傳統評判標準的拒絕。
詩人對自身的獨立思考和內心的自由表達充滿了自信和超越傳統的力量。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