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嚴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鶴詩) / 作者:方干 |
物色旁求至漢庭,一宵同寢見交情。
先生不入云臺像,贏得桐江萬古名。
蒼翠云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
惟將道業為芳餌,釣得高名直到今。
|
|
題嚴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鶴詩)解釋: 中文譯文:《題嚴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鶴詩)》
旁尋求物至于漢庭,一夜與先生同寢見交情。
先生的神像沒有進入云臺,卻贏得了桐江萬古流傳的名聲。
青翠的云峰展露在普通人的眼前,清澈的煙水浸染了塵心。
只將道業當作美味佳肴,成功地釣到了高高的名聲,直到今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方干題記在嚴子陵祠上的兩首詩之一,另一首據說是杜荀鶴所作。詩中寫道,詩人來到了嚴子陵的祠廟,尋找他的事跡和思想,一夜之間與先生有了深入的交流與了解。
首先,詩人贊揚嚴子陵的名聲遠播,他沒有進入官場卻贏得了桐江萬古的美名。這表明嚴子陵在文人圈子中聲名顯赫,被廣泛傳頌。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嚴子陵祠廟的景象。他說青翠的云峰展露在普通人的眼前,清澈的煙水也浸染了塵心。這里暗喻嚴子陵的思想和品德是如此高尚和清澈,讓人們受到了啟發和凈化。
最后,詩人認為嚴子陵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聲譽,是因為他將道德和學術視為珍貴的美味佳肴,將其實踐于生活中,釣得了高高的名聲。這也是詩人給后人的啟示,將道德和學問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名聲。
綜上所述,這首詩通過寫嚴子陵的事跡和思想,表達出對先賢的敬仰和借鑒他們的學問和品德的意愿。在贊美嚴子陵的同時,也給后人以啟示,要將道德與學問兼而有之,方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名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