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山贈洪拾遺 / 作者:方干 |
圣代諫臣停諫舌,求歸故里傲云霞。
溪頭講樹纜漁艇,篋里朝衣輸酒家。
但愛身閑辭祿俸,那嫌歲計在桑麻。
我來幸與諸生異,問答時容近絳紗。
|
|
茅山贈洪拾遺解釋: 《茅山贈洪拾遺》是唐代方干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寫了一個名叫洪拾遺的人,他是一位曾經(jīng)的圣代的諫臣,因為停止了諫言而感到失望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并且以高傲的姿態(tài)追求自己的理想。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停下思想交流,洪拾遺愿回故鄉(xiāng),傲然觀賞云霞的美景。
在溪頭講述樹木的故事,運動漁艇渡過溪流,豐富自己的生活。
酒家送來新的朝衣,洪拾遺把它放入篋中。
無愛名利,放棄官職薪水,只求自由自在的身心。
無關(guān)歲月的計算,不在意桑麻的生長。
洪拾遺已然不同他的時代,他來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回答他們的問題,他的言談舉止如絲綢般近距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洪拾遺對于官場的不滿和對于自由自在的追求。洪拾遺曾是一位圣代的諫臣,他因為停止了言論而感到失望,選擇回到故鄉(xiāng),追求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理想。詩詞中通過描繪他在故鄉(xiāng)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他對逍遙自在的向往和不愿被俗世所束縛的態(tài)度。
詩人通過描繪洪拾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的形象。他拒絕了世俗的名利誘惑,只求自由自在的身心,對于歲月的計算和物質(zhì)的追求不感興趣。他追求自我與內(nèi)心的平衡,不受外界的束縛。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閑適、自在的感覺,描繪了洪拾遺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的形象。同時,詩中隱含著對于逍遙自在生活方式的贊美和對于官場功利的批評,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實和自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