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華陰隱者 / 作者:方干 |
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
素琴醉去經宵枕,衰發寒來向日梳。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
|
贈華陰隱者解釋: 贈華陰隱者
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
素琴醉去經宵枕,衰發寒來向日梳。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詩意:這首詩是唐代方干的作品,他以一種憶舊的情感,向華陰隱士致以問候。詩人在華陰與隱士相遇,思及自己未能回歸故土的心情,表達了對過去友誼的懷念和對故鄉的思戀之情。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寫夜晚的華陰山,表達了詩人與隱士相遇的情景。詩的開頭用“少微夜夜當仙掌”描繪了華陰山在夜晚的神秘和仙境般的美景,同時也暗示了隱士的身份和修行之道。接下來的一句“更有何人在此居”,既是詩人的疑問也是對隱士的問候,表明詩人希望了解在這樣美麗的地方,是否還有其他人居住。
第二聯以花月和鶴的形象,描繪了華陰山的美景。詩句“花月舊應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中,“花月”和“浴鶴”象征著華陰山的景色,而“松蘿”則代表隱士的生活環境。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把華陰山描繪得更加生動和美麗。
第三聯通過描寫詩人在華陰與隱士的相聚,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素琴醉去經宵枕,衰發寒來向日梳”,詩人飽醉之后,就在夜晚中以素琴作伴,經歷了宵夜,隨著早晨的到來,他開始理著白發。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朝夕相伴的時光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最后兩句“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追憶和對未能歸去的遺憾。詩人在華陰與隱士相逢之后,重溫老家的思念和對故土的眷戀,逝去多年的回歸之路,未能實現。
整首詩通過描寫華陰山的美景、隱士的生活和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對故鄉和過去時光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歸鄉的期待。詩人將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巧妙結合,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緒,給人以美好的詩意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