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 / 作者:皮日休 |
講殿談余著賜衣,椰帆卻返舊禪扉。
貝多紙上經文動,如意瓶中佛爪飛。
颶母影邊持戒宿,波神宮里受齋歸。
家山到日將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圍。
|
|
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解釋: 《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送別圓載上人前往日本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殿談余著賜衣,
椰帆卻返舊禪扉。
貝多紙上經文動,
如意瓶中佛爪飛。
颶母影邊持戒宿,
波神宮里受齋歸。
家山到日將何入,
白象新秋十二圍。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意象,表達了送別之情和對遠行者的祝福。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中提到了賜衣、椰帆、禪扉、貝多紙、經文、如意瓶、佛爪、颶母、波神、宮里、家山、白象等詞語,這些詞語都是與佛教和禪宗相關的意象。通過運用這些意象,詩人展現了對佛教文化的熱愛和對遠行者的祝福。
詩中的“殿談余著賜衣”表明詩人將自己的衣物賜予圓載上人,這是一種送別的儀式。而“椰帆卻返舊禪扉”則表達了圓載上人返回禪宗的意愿,禪宗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一系列佛教意象,如“貝多紙上經文動”,表明經文在紙上飄動;“如意瓶中佛爪飛”,形容佛爪在如意瓶中飛舞。這些意象展示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熟悉和喜愛。
詩中還提到了“颶母影邊持戒宿”,表明圓載上人在颶母影邊持守戒律;“波神宮里受齋歸”,則表明圓載上人在波神宮受齋戒后歸來。這些描寫體現了佛教修行者的虔誠和堅守。
最后兩句“家山到日將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圍”則表達了詩人對圓載上人歸國后的歸宿的思考。家山代表著故鄉,詩人詢問圓載上人回國后將如何安頓。白象和新秋十二圍則是象征吉祥和美好的意象,表達了對圓載上人未來的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對遠行者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現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熱愛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