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 / 作者:皮日休 |
伊余幼且賤,所稟自以殊。
弱歲謬知道,有心匡皇符。
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縱性作古文,所為皆自如。
但恐才格劣,敢夸詞彩敷。
句句考事實,篇篇窮玄虛。
誰能變羊質,競不獲驪珠。
粵有造化手,曾開天地爐。
文章鄴下秀,氣貌淹中儒。
展我此志業,期君持中樞。
蒼生眼穿望,勿作磻谿謨。
|
|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解釋: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自身的才華與志向,并對友人崔璐的文采贊賞和期望。
詩詞中的“伊余”指詩人自己,他在幼年就已經具備了與眾不同的才華。盡管年少無知,但他有心愿匡扶帝國,志向昂揚。
詩人以富有象征意義的形象描繪了自己的才華。他的思想超越了大海中的雄鷹,行動靈巧如車轅下的駒馬。他能自如地寫出優美的古文,所做之事都毫不費力。
然而,詩人卻謙虛地擔心自己的才華不足以令人稱道,詞彩平淡而無以矚目。但他以每句詩都體現真實情感,每篇詩都深思研究來回應這一擔憂。
詩人希望自己能夠改變現有的局面,向雜質便宜轉變,競相捕捉驪珠,即了解并掌握那些難以為繼的事物。他希望能夠像造物主一樣創造奇跡,開天辟地。
詩人贊美友人崔璐的才華和氣質,形容他的文章在鄴城中顯示出優秀之處,他的精神風貌也可以與學問淵博的儒者相比。詩人展示了自己的志向,希望崔璐能夠擔任重要職務。
詩人呼吁人們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勿將自己限制在某一地方。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崔璐不要滿足于當前的成就,而是要追求更大的目標,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首詩詞中,詩人充滿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志向,同時向友人崔璐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期望。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比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融入其中,形成了美麗而富有激情的詩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