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叟 / 作者:皮日休 |
不曾照青鏡,豈解傷華發。
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
所以兩大夫,天年自為伐。
|
|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叟解釋: 樵叟
不曾照青鏡,豈解傷華發。
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
所以兩大夫,天年自為伐。
【譯文】
樵叟
未曾照過青鏡,怎能看到華發憔悴的樣子。
年紀已老卻沒有停止勞作,至今仍然健壯無病。
我家風格如同山林,對世間的財富不關心。
因此我和家中兩個年輕人,能過上安靜的晚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樵叟(即伐木者)的經歷為主題,描繪了他勤勞的生活態度和樸素的生活習慣。樵叟在鏡中沒有看到自己白發的樣子,說明他從未過于關注外貌,而是專注于自己的勞動和生活。盡管年紀已經很大,但他依然堅持勞作,保持了良好的身體狀況。詩中提到他家風如同山林,世祿財富對他來說毫無吸引力,說明他對物質享受不感興趣,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簡樸的生活。最后,詩人以兩個年輕人為對比,暗示樵叟過上了他理想中的安靜晚年生活。
這首詩通過描繪樵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展現了詩人對勞動和樸素生活的贊美。樵叟的堅持和安靜的晚年生活成為了一種理想,穩重、自律和樸素的品質也被賦予了深層的意義。這首詩表達了對真實自然的追求和對純樸生活的向往,呼應了唐代士人文化中的一些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