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石窗 / 作者:皮日休 |
窗開自真宰,四達見蒼涯。
苔染渾成綺,云漫便當紗。
欞中空吐月,扉際不扃霞。
未會通何處,應憐玉女家。
|
|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石窗解釋: 石窗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石窗》)
窗開自真宰,四達見蒼涯。
苔染渾成綺,云漫便當紗。
欞中空吐月,扉際不扃霞。
未會通何處,應憐玉女家。
譯文:
石窗自然開啟,四面可見蒼茫山水。
苔蘚染滿了如錦繡般多彩,云霧彌漫猶如薄紗。
窗欞中透出空懸的月光,門扉旁不用拴住霞光。
尚不會通透的地方在何處,當應該憐惜住在這里的美麗女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一個石窗的景象,窗戶展望四面的山色,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遐思。窗外的山水變幻多樣,有如充滿絢爛色彩的苔蘚,宛如飄逸的云霧。窗欞透出明亮的月光,門扉旁不用束縛住美麗的霞光。作者想要指出的是,窗外的美景無處不在,未曾領略的壯麗景色在何方,這是一個未知的謎。然而,住在這里的女子依然是溫柔美麗的,應該得到我們的憐惜和珍惜。
整首詩以石窗為象征,通過描繪周圍的景色和寄托情感,表達了作者對美麗和幸福的向往,同時也引發了對未知和不同的渴望。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內心世界相結合,賦予詩歌更加深厚的意境和溫情。在簡潔的語言中,傳遞了一種對美的追求和對未知的向往,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深刻的印象。 |
|